王保贵简介
王保贵,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工程师,2009年参加工作,现任职于冻结分公司经营管理部。曾在山东、内蒙、广东等冻结施工项目任职工程部长、项目技术负责人等职位。参建的广佛线新东区间项目QC小组荣获集团优秀质量管理一等奖;项目成果《联络通道冻结法“模块化”施工创新应用》荣获2016年煤炭建设行业优秀QC小组称号;“一种无极调节大功率水泵或风机的控制装置”获得新型专利1项。工作至今,先后荣获公司“优秀员工”“优秀共产党员”,集团“先进结算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08年12月,我被分配到冻结分公司见习,参与建设的首个项目是位于山东单县的陈蛮庄煤矿冻结工程。刚刚离开校园的我,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充满了向往与好奇,面对冻结站安装及机组运转维护,面对陌生的三大制冷循环系统,懵懂的我在师傅们的带领下,开始学习看图、参与站房安装、实操机组运行与维护,渐渐地我掌握了冻结施工工艺,也适应了施工一线的生活节奏。
在实习结束后我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被安排到内蒙片区作见习技术员,从施工员到技术员(兼职安全员、资料员、质量员)的角色转变,意味着我对冻结法施工工艺及项目经营管理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在内蒙片区经历了4年煤炭井筒冻结施工的磨练后,我于2014年底,遇到人生中第二个转折点,前往市政联络通道学习冻结法的施工工艺。2015年2月,分公司中标第一个联络通道冻结施工项目——广佛线新东区间冻结工程。与矿井冻结法不同,市政冻结施工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初次接触新的工艺工法,我只能边干边学边总结。最终,我在“勤能补拙”的心态和信念坚守下圆满完成了项目施工任务。
2016年后,煤炭基建市场急剧萎缩,市场竞争亦趋激烈,分公司面临生存压力,开始转战跨行业领域,需要一批相关业务管理人员,我也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三个转折点,通过公开竞聘,我从一线调入机关开发科工作,就此我与招投标、预算、合同管理及项目结算等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5年的岗位工作中,我对项目施工与经营管理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
一、立足成本管控,合理减少“隐亏”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冻结行业中来,冻结项目的利润空间已被压缩的所剩无几,分公司的连年亏损更是牵扯着每一位经管人的心,如何实现“两年扭亏、三年增盈”目标,成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成本管控年”如何向管理要效益,成为每次会议的重要议题,成为我们即便“5+2、白加黑”也要为之奋斗的目标。
在成本管控上,我们都知道项目利润等于营业收入减去成本支出。因此,我们常把项目考核目标的重点放在了项目合计利润上,而忽视了过程中的营业收入和成本支出。试想,如果属于项目的收入或二次收入没收进,不该发生的成本支出了,势必导致项目合计盈利数额减小,因此经管人员应该高度关注少收、多支、少盈利那部分的隐性亏损,重点控制好过程成本支出和应结未结收入,管控中要以数据为基础打破靠感觉做管理的习惯,以流程为基础打破以部门职能为向导的工作习惯,以组织目标为基础打破以控制为宗旨的工作习惯,以责任为基础打破以权力为中心的工作习惯。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要加强管理、精打细算,把实际成本控制在预定的计划范围内,尽量避免浪费和不合理支出。树立成本管控不是为了节约而节约走过程,也不是为了降低成本而控制开支,更应该是为了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而采取的一系列管控措施。
二、强主业稳发展,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传统国企“三铁”在对市场经济产业下制约着国企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发展,“三项制度”又是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中最根本的制度,因此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就是要建立公司强主业稳发展的根基,为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增能减的目标,建议公司从引进多元化人才、重视储备人才的管理和利用通过内部培训,建立适人适才、适人适岗的选拔制度;从岗位出发对管理人员实施任期制、契约化制度;从精简层级、压缩组织机构,减少信息传递层级,提高岗位及工作效率;通过精简岗位减少管理的幅度和复杂性,便于管理的操作和协调,提升组织效率和凝聚力。
三、不负青春韶华,平凡亦见初心
从矿建冻结施工到市政冻结施工再到经营预算管理,每一次岗位变动,都意味着我要开启一次对新领域新知识的钻研,预示着无数个挑灯夜战的不期而至,我不是没有厌倦过,也不是没有懈怠过,只是当我回身看到师傅和领导仍在伏案加班时,我告诫自己:“这些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你有什么理由选择放弃和退缩!”就这样,我把工作调整当作磨炼自己的机遇,把蕴藏的热情和潜能转化为工作动力,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