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杰简介
段文杰,男,1995年生,现任市政工程事业部浙江指挥部杭州地铁7号线2标城~四区间联络通道冻结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2016年7月入职以来,先后参与16座联络通道冻结施工、1座盾构接收冻结施工、1座液氮抢险冻结施工。因在武汉项目坚守岗位、抗击疫情的出色表现,获得安徽省第六届“省属企业最美青工”荣誉称号。

公司转型与创新发展“三年规划”自2019年开始,今年已来到收官之年,回顾三年来的公司发展,我们实现了“打基础”“上台阶”的目标,“见成效”的第三年目标也即将到来。那么,作为一名特凿青年,我们在公司发展中做了哪些贡献呢?下面,我对自己的“这三年”简要复盘如下:
一、2019年是忙而充实的一年
这一年,我先后参与了3座联络通道的施工,又参与了一项液氮冻结施工抢险项目,极大丰富了我的施工经验。
2019年8月底,由其他单位施工的杭州地铁5号线12标宝善桥站~建国路站区间联络通道因开挖期间出现漏水涌沙现象,造成地面塌陷,影响较大。事故发生后,公司领导高度关注事件进展,第一时间组织技术人员研讨修复方案。根据现场勘探到的该工程基本信息和事故具体情况,一致认为可采用液氮冻结这一高效的冻结方式进行修复,并在杭州市地铁集团随后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提出冻结方案,经专家会审,最终认定方案可行,确定由公司市政工程事业部承担该区域的冻结修复重任。刚刚完成5号线1标3座联络通道施工的我被公司紧急调入液氮冻结项目部担任技术负责人,参与地面液氮冻结管片修复抢修工作。
项目部自组建以来,全体人员齐心协力现场勘查宝~建区间联络通道塌陷区的土质性质与特点,地层情况十分复杂。因现场施工情况紧急,公司立即组建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钻孔施工队伍进场,在充分了解施工工艺并完成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后,开始进入战斗。施工过程中难点大大出乎我方人员的意料,地层错综复杂,含有各种管线、填充物、混凝土、倒塌的大树,还有正下方的隧道管片。负责技术的人员立即在施工现场的集装箱“安营扎寨”,每时每刻不停运转的发电机和钻机发出的轰隆隆响声是我在钻孔施工中的“强心剂”,钻孔的细致指导,孔位、开孔位置的偏差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保证了冻结孔的施工质量,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证冻结效果,冻结帷幕决定后期管片修复施工的安全。突破重点、难点等质量问题,提出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项目技术施工人员及时跟踪,大大的降低了施工的风险性,实现了生产与质量同步的喜人局面。国庆期间,项目部依然满负荷运转,确保液氮的正常供应,现场维护和操作人员加班加点,配合总包方加强管控和处置。10月6日,在项目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冻结加固工程施工任务比预计提前9天圆满完成。
二、2020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
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因年初项目部在武汉地区,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决策部署。
正值春节期间,项目部坚持把留守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身为项目部安全员的我冲锋在前,严格落实防控措施,主动请战留守工地,围绕“专注、拼搏、创新”的特凿精神,承载着60多年的光荣与梦想,肩负着国企的责任与担当,为保障冻结工程正常运转,单独一人去超市购买储备生活物资、瓜果蔬菜,确保项目部职工正常稳定生活。项目部全体人员积极面对疫情,不恐惧、不慌乱,面对谣言不听信,不谣传,以实际行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充满了信心。因在疫情期间表现出众,在公司的大力推荐下,我荣获了2020年由安徽省国资委团工委主办评选的“省属企业最美青工”荣誉称号,在此感谢公司的支持与培养。受到疫情爆发的影响,为响应社会号召,贯彻落实集团和公司防疫要求,我始终留守工地至6月份疫情控制效果好转后才回家与家人团聚,这也是我参加工作以来历时最久回家的一次,我无怨无悔,身为特凿公司的一员,舍小家顾大家,为疫情防控做贡献,我感到万分荣幸。
稍作休息后,我继续投身于杭州地铁10号线三工区杭行路站~吴家路站~新兴路站区间的2座联络通道施工,均包含泵站。施工前期从施工蓝图上得出,每个区间各有一座联络通道,但地层复杂,吴~新区间联络通道黏土层较好,有利于钻孔施工,但隧道线间距较短,两隧道中心线偏差较大,达到2280mm,这是施工的最大难点,也是我从未遇到的施工难点。杭~吴区间联络通道两隧道中心线无偏差,施工较为简便,但吴~新区间联络通道及泵站钻孔前期施工复杂,钻孔偏斜控制不好,副线钻孔极易出现顶管现象。为考虑施工质量,我们积极联系沟通总包方,冻结设计方,不断调整冻结孔布置,但在冻结孔布置完成后,又考虑到后期结构施工的难题,因联络通道施工线间距较短,偏差较大,整个结构都需要更改,于是不断联系,不断沟通,钻孔施工前经过无数次的图纸更改,确定最终方案。以往联络通道施工仅需一道开挖钢环中心轴线即可,但这座联络通道却需要三道轴线,分别为:钢环中心轴线、钻孔中心轴线、结构中心轴线,因最终结构为保证结构梁、柱稳定性,只能采用分段做法,梁、柱与通道结构分开做,通道段结构斜做法,梁、柱正做法,施工难度大大增加。钻孔施工过程中,我们把偏斜率把控到极致,冻结过程中积极观察施工参数,确保冻结效果,开挖过程中严格把控规范施工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施工。开挖前期施工难点多,整个初期支护支架要斜做,集水井支架更是改成菱形做法,钢筋全部要采用菱形做法,弯曲角度一面为钝角,一面为锐角,质量把控很重要,在项目部全体人员齐心协力下,最终完成了这两座联络通道施工,现两座联络通道均处于融沉注浆施工阶段。
三、2021年是充满机遇的一年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元旦前夕,习近平主席用朴实的语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勉励广大人民立足岗位,接续奋斗。正如习主席所言,如今我们立足“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更要有苦干、实干、敢干的精神风骨,接好新时代“奋斗接力棒”,敢为善为,于担当中彰显“忠诚本色”。作为特凿青年,我们应加强业余学习,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才能在人才竞争中找到一席之地。为了进一步搞好技术工作,我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加强业务技术知识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并在各项工程施工中结合实践工作,与同事们交流经验,同时借鉴他们先进的冻结工艺和技术措施,我们会讨论各个项目上的施工难点和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遇到复杂及特殊地层我们也会进行讨论和学习以便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工作以来,我们不仅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许多技术难题,而且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工作经验,为公司发展的机遇期增加筹码,蓄足能量。
回顾近年来的工作,虽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随着公司业务不断扩展,我们所接触的工程类别也越来越多,在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也越来越多。因此,我将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努力奋斗,将学到的新技术、新知识用于工作实践,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最后,感谢公司,感谢领导和同事,为我们这一代特凿青年创造了如此好的发展环境,相信有我们这一代特凿青年,特凿的未来发展一定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