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蓦然回首,我与企业并肩前行了近20个春秋。
1992年,踏入企业的那一刻,便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路走来,经历了企业的风风雨雨,感受了企业的文化与理念,逐渐领略到企业独有的魅力。
1998年后,企业走向低谷。在企业困难时期,每年员工只能拿到三至四个月工资,也就是所谓的”三资”企业。许多员工长期面临着生活的压力,为了生存不得不陆续待岗、内退,离开了钟爱的企业外出打工,不少家庭更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在外租房陪读,这种企业和家庭的低谷并存时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2004年底,企业扭亏为盈。随着领导班子的优化组合、煤炭市场形势的好转,企业很快走出困境扭亏为盈。刘庄、潘北、潘一、青东等项目陆续施工,不少在外的优秀员工重新回到企业。员工除了每月能及时领到工资以外,还多了奖金、补贴等等,在短短的时间内,企业也把所欠员工的工资及外债逐一还清。
随着企业效益的好转,市场经济的需求,企容企貌也焕然一新。办公大楼开始装修,办公设施开始更换,区域网开始普及;员工住宅楼开始维修,道路开始铺垫,水、电线路开始重新改造……。随着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的建成,各类晚会、健身操、舞会等活动的举办,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新的办公环境加大了企业与外界的联系,企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同时,接连不断的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内部处处营造出浓浓的和谐氛围。
2009年,企业搬迁。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处领导班子高瞻远瞩,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迎来了扭转乾坤的那一刻。
那时,我们虽然是在市区临时租用的办公楼内办公,但和原先郊区的工作环境相比已是天壤之别,生活也随之有了大的改善,我们在期待着前头更加瑰丽的风景。
2012年,企业实现了夙愿。近年,口孜东、杨村等项目正在施工。企业又凭着自身的实力和良好的口碑占领并打开了西部煤炭市场,母杜柴登、红四、丁家梁等项目陆续中标。企业在盈利的同时实现了夙愿,终于在市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现代化办公楼。
当你步入企业,走在宽敞明亮的办公楼里,看到员工在忙碌地工作着,看那一个个键盘上飞舞的手指,听那络绎不绝的电话声,那么激情的工作场景,难道你能不为之感染?
看看员工一张张笑脸,看看他们身着品牌,再看看车库里停放的私家车,会让你不由得感叹:企业这些年的飞速发展,员工是最终的受益者!
我作为企业一员,在努力工作的同时,通过参加企业的各类活动,看到了企业那么多鼓舞人心的变化,在感动着我,在激励着我。我动情地拿起了笔,去歌颂身边的新人新事迹,去书写企业的美景风貌,去挥洒我的青春和热情,更深刻的使我理解:责任、厚重、荣辱、事业与理想。
只有企业有了发展,才会有个人的舞台;只有以企业发展为己任,个人才能得到进步和成长;也只有经历了寒冬,才知道阳光的温暖。我感受着自己在成长、在前行,她引领我走向了成熟!
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会执着、坚定、努力进取,伴随着企业一起成长,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