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读唐诗,读到白居易的《观刈麦》,“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的知足感恩情怀字字彰显。其实,这首诗初中的时候就已读,那时候我还是个在农村中学读书的小丫头,还没有什么体会。如今,工作两年的我再读这首诗,却是振聋发聩。
割麦子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常常在麦收季节跟随着大人下地干农活,虽说那时候已经不需要用手割麦子,但是毒辣的太阳、“汗滴禾下土”的感觉还是让我记忆犹新。
上了大学走上工作岗位,农活干的越来越少,但是只要逢节假日还是要回家帮忙的。对于父母来说,我已经跳出农门,有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是养活自己的饭碗,再也不要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但每当看到年迈的父母仍在为我们忙碌奔波的场景,我的内心还是满是愧疚,我想惟能做到就是“父母在不远游”以及寸草春晖来报之一二。
由于工作原因,有时候会出差去项目部,因为是矿建施工,我们的项目所在的多是黄土高原的塬顶、丛山中的河谷、荒无人烟的沙漠、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自然环境远比我想象的恶劣,这对我这个“平原人”来说,很是不适应。可我们的很多职工却要长年在那里施工,我常常设身处地的想,如果我也常年在外施工,见不到家人,我会不会坚持不下去。“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情绪便汹涌而出。相对于他们,我的工作不需要远离家乡和亲人,不需要长年呆在边远闭塞环境恶劣的地方,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那些工作中的小摩擦、困难和消极意识又能算得了什么。于是,我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定位清晰自己的职责,热心、耐心的做好服务工作。
知足当思敬业回报。现在单位组织开展在职党员服务社区活动,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应该摒弃好高骛远、消极浮躁的思想,珍惜当下、脚踏实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尽己所能为社会做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