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基地工作的三天里

发布时间:2013-07-30 16:21:29供稿: 作者:阅读次数:

清晨,东方的天空刚泛出鱼肚白,我便乘车离开了繁华的市区前往处基地,进行为期三天的财务档案整理。

基地老档案室在原办公大楼三楼,这里曾经是处机关所在地,承载着许多人的记忆。推开档案室那扇熟悉的大门,一股霉味便扑面而来,由于长期无人打理,文件柜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一番简单的清扫过后,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这间档案室里存放着我处自1997至2005年期间的档案,其中也有80代初至90代末原劳动服务公司的部分档案。

打开柜门,依稀记得有段日子前来查阅档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整理,档案似乎有些凌乱,给这次的工作也带来了不便,恰逢连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资料多、年代久、时间紧、人员少,边整理还要边做记录,此行远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轻松。“既来之则安之,必须抓紧时间工作”,我在心里这样暗暗提醒自己。也不知过了多久,忽见窗外乌云密布,雷声乍起,狂风、乌云裹挟着倾盆大雨向地面肆虐开来,顿时驱走了夏季的炎热,送上了阵阵凉意,也为在连风扇都没有的室内工作的我带来了些许安慰。

第二天重复着同样的劳动,虽然辛苦,却很充实。

整理完三楼档案室后,我穿过杂草丛生的院子来到了原诊所内的另外两间档案室。掏出钥匙,在生了锈的锁芯里慢慢转动了几下,门才打开。按下开关,室内的灯还亮,散发出微弱的光,蚊子在耳边嗡嗡作响,我使劲推开已经斑驳脱落的木质窗户,让室外新鲜的空气流淌进来。我小心翼翼的抱出所有凭证、账本等资料,生怕不小心损坏了它们,然后从每年的年初至年末,各类资料分开堆放,边清点边记录,最后再小心翼翼的把资料分类放回柜里。这些宝贵的档案资料,是淮南处发展历程的有力见证,每一张微微泛黄的纸页都像是在向我诉说那段不平凡的光阴故事。

我沉浸在这些“历史”资料里,即便蚊虫叮咬、汗流浃背也浑然不觉。短暂的三天很快过去,看着眼前已经清点完毕的档案资料,在劳累之于我更多了一份发自内心的欣喜。

上一条:党的群众路线先进典型事迹介绍
下一条:梦想的星空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