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任鹏,今天很荣幸能够与大家交流。感谢公司给我提供了机会;感谢领导的信任、栽培和鼓励;感谢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下面我将结合工作经历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筑起思想的“帷幕墙”
我们搞冻结的都知道,工程上冻结帷幕是防水墙,思想上坚定信念是防火墙,一定要坚持内心、坚定初心。
2012年,研究生毕业之后,我来到了内蒙巴彦高勒项目部。放眼望去,一个沙丘连着一个沙丘,一场风下来,身上、水里、饭里都是沙子,我第一次有了心理落差。
20多天后,和另外三名工友作为第一批进点白家海子项目部的人员,在没有住房、没有电、没有热水的情况下,每天只能去40多公里外的乌审旗吃一顿热饭,这种情况持续了10余天,正常有热水能洗澡也是一个月之后了。冻结造孔施工,正值冬季,经历了当时内蒙30年来最冷的一晚,零下35摄氏度,夜里三点多去解决发电机故障导致的停电问题,负30号柴油都被冻上了,等电力恢复已经快要天亮了。
看着同学们在大城市里光鲜亮丽的工作生活,我也想放弃。可是我深知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该风雨兼程。别人能吃的了的苦,我也可以。于是,开始静下心来,从自身找原因,认真学习技术知识,留心项目管理工作,让自己在工作中越来越充实,思想上的帷幕墙不断扎实稳固。
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上讲话中指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所谓信念坚定,我理解就是要认准目标,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才能成就自我,成就事业。
二、打好能力的“基础桩”
我们单位有桩基施工,大家都知道桩基的质量对上部结构的重要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工作能力也是如此,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就是职业能力的基础桩。
在巴拉素项目部,对水文孔上部注浆时,由于没有考虑到泥浆与水泥浆之间的密度差,导致后期花管堵塞,对水文孔的报道造成了影响。经过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办法,在之后的工程中,避免了同样问题的出现。
白家海子副井项目是公司第一个采用缓凝水泥浆置换泥浆工艺的深井。该项技术是公司的发明专利,从科研成果转化为工程技术的过程中遇到了地温过高、现场缓凝水泥浆凝固时间与实验室数据不一致、下管时间过长、下管过程中浮力过大等问题。通过现场实验,调整配方,优化注浆工序,提高下管效率等措施,发明专利得到了成功应用,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技术作业规程,在后续的红庆河、油坊壕等项目均推广应用。
红庆河风井和措施井项目,是两个接近700米深的井筒,每一次攻克技术难题对于我来说就是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测温管无水下沉、深井水泥浆置换泥浆、西部软岩水文孔上部注浆、打压试漏工艺改进、测温线制作和下放工艺改进等一项项技术创新,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期间多次获得甲方贺信,更是创造了当时软岩地区冻结孔施工的台月效率国内记录,该项目也荣获了“太阳杯”奖项。
在新岗位上,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中,我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通过不断的学习,我在两年之内连续通过房建和市政两个专业的一级建造师。
在公司机关安管部工作的短短一年里,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以前学过的课本有了新的理解,同时更让我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公司转型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面对新的危险源,都是一种挑战,对不懂的施工工艺,不熟悉的规范、标准,都要不断进行学习。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上讲话中还提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虽然在建造师的学习过程中自己也了解了相关知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今后我也将不断充实自己,打好能力的基础桩。
三、敢立人生的“军令状”
曾经看过一本书,叫《月亮与六便士》,里边有一句话,“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看到了月亮”。主人公历经辛苦,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也许每一个青年人都有不一样的梦想和不一样的人生思考,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我们相聚于此,不能仅限于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要把实现人生价值与企业的发展牢牢联系在一起。
习总书记说,“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作为公司今后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工作,做好自己,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本职工作都做到完美,那么企业必将辉煌。
今天的成绩将是明天的起点,我将以此为勉励,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时刻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我们青年人就是要有舍我其谁的气魄,就是要有当仁不让的决心,就是要有“遇到困难我先上”的精神,为特凿公司的美好明天奋斗,也是为自己的美好明天,敢于逼自己一把,为自己立下“军令状”——“我将无我,不负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