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报:向“新”而行,擦亮智能化建井名片

发布时间:2024-08-26 09:03:53供稿:中国煤炭报 作者:阅读次数: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钻井法、冻结法两大特殊工法的企业,中煤矿建集团致力于钻井技术的研发应用,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性技术难题,着力推动煤炭建设行业蓬勃发展。

立足新发展阶段,该集团在2021年首次将钻井法施工技术引入我国西部地区,相继承揽4个钻井项目,以实际行动赋能煤炭建设行业焕新升级。

打造“打井不下井”安全施工模式

钻井法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1966年,中煤矿建集团以石油钻机为基础,改装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新型竖井钻井机,并于1969年在安徽淮北朔里南风井采用钻井法凿井试验成功,开启了我国煤炭建设领域矿山竖井机械化作业新篇章,拉开了我国钻井法凿井的历史序幕,填补了我国建井技术的一项空白。

所谓钻井法施工技术,是指采用机械旋转破岩,在冲积层、岩层中选用合适的刀具,根据设备能力及岩性特性等进行分级扩孔或一次钻进成孔,井壁同时在地面预制,泥浆护壁井壁漂浮下沉,壁后充填注浆固井,是一种能穿越采用普通工法难于施工不稳定地层的特殊施工技术。

21世纪初,该集团在板集煤矿、张集煤矿钻井施工中,先后创下了钻井法全国最深纪录和最大直径纪录。在此基础上,为适应两淮地区大型煤矿建设需求,该集团研发了当时世界上能力最强的新型竖井钻机。该钻机在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一扩成井快速钻井法凿井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等科研项目成果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作为行业排头兵,该集团先后完成钻井法施工成井70余个,占全国同法施工的95%以上,打造了“打井不下井、本质安全型”施工模式。

应用钻井法建设西部煤矿

“经过几十年的应用与发展,钻井法已成为我国中东部施工深厚表土层立井井筒的一种成熟工法。” 中煤矿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学军介绍道。为推动钻井法施工技术全面发展,该集团在2021年首次将其应用到我国西部煤矿建设中。

该集团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针对高寒地区富水软岩地层条件,开展西部富水岩层钻井施工技术研究,解决了破岩和排渣效率不高、定向纠偏难等“卡脖子”难题,掌握了钻井井壁受力特性,研发了高效钻井泥浆循环及排渣、高寒地区钻井井壁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与工业化建造、高性能水泥砂浆壁后充填、风积砂段井口盘复合地基加固等关键工艺技术,形成了西部地区岩层竖井钻井法快速施工自主核心成套技术,对加快西部软岩钻井法施工步伐、推动我国建井机械化作业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推广应用价值,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在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组织召开的科技成果评价会上,专家组经过质询和讨论,从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及前景分析等方面对该集团申报的钻井法施工技术科技成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这是钻井法施工技术在我国西部矿山建设领域的首次应用,开创了西部富水岩层钻井法矿山立井建设的先河。之后,该集团接连承揽了3个西部地区钻井法施工项目。

应用智能化设备提高钻井效率

走进西部钻井项目现场,热火朝天的大干景象映入眼帘。大钻机身姿挺拔,巨大的钻头在泥浆里翻腾;矿建人穿梭在钻井钻进、井壁预制、泥浆化验之中……设备和劳作“交响乐”响亮。

针对西部地区富水岩层,该集团集成智能控制、电液一体化、高强新型材料等新技术,联合先进企业研发制造了施工深大竖井的“大国重器”——ZMD120/1200型竖井钻机。这是国内首台针对西部富水岩层的高效智能化竖井钻井设备,其最大钻孔直径12米,最大钻孔深度800米,动力头最大扭矩1200千牛/米,是国内目前扭矩最大的钻井装备。2023年,该集团首次将这台钻机应用在陶忽图煤矿北风立井钻井工程项目建设中,采用分级扩孔钻井方式进行施工。

“还别说,这个大家伙就是好,无噪声无污染、钻进速度快、智能化程度高,省时省力,我们当班人员也不用那么累了。”陶忽图煤矿常有老职工感慨。

井筒开钻施工以来,陶忽图煤矿项目团队不断调整技术方案,细化工期节点,科学安排施工工序。他们围绕场地规划布置、泥浆循环系统改进、大型设备安装调试,以及钻头结构设计、刀具类型选择等精心策划,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先后完成了上部400米直径9.4米一钻成孔和下部349米直径5米超前钻施工,钻进深度已达749米,再次刷新了钻井法施工深度全国纪录、创下世界之最。

上一条:媒体聚焦丨抓改革、谋创新、促发展,绘制新质生产力壮丽画卷
下一条:新华丝路:向“新”而行开启智能化建井新篇章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