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技术科长的“士兵突击”

发布时间:2013-03-08 10:35:10供稿: 作者:阅读次数:

2012年8月30日,年仅27岁的宋亚楠担任中煤特殊凿井公司冻结工程处技术科科长。此前,在技术科长招聘的投票、笔试、面试三个环节中,他都以第一名的成绩胜出。

从大学毕业到技术科长,仅用了5年时间,其间,他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和历练?为了解开疑惑,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曾经想当“逃兵”

2007年7月,淮北平原酷暑难耐。宋亚楠大学毕业后就到冻结工程处工作了,两个星期的岗前培训后,他和几名大学生被一车拉到安徽省濉溪县秦楼金矿的冻结施工现场。

从繁华的城市到偏僻的野外工地,一部分人没有忍受得了反差,“看着新同事一个个地离开,我也有辞职到城市工作的想法。”宋亚楠说当时他的内心也很挣扎,“突然想起面试时,领导问我‘如果到一线施工,你能吃得住苦吗’,我信誓旦旦的回答‘俺是农村娃,不怕吃苦,就怕不能吃上苦!’”

“刚开始就熬不住,以后能干什么大事。”他最终选择了留守,选择了“不抛弃,不放弃”。

抓住每一根稻草

2008年,宋亚楠在山东省济宁市杨营煤矿副井冻结工程工地施工。矿井深675米,地下水流量达到每小时88立方米,流速高达每天72.24米,地温很高,施工综合难度国内罕见。

“越是高难度的大工程,越要注重细节。”冻结工程处常务副处长刘杰忠提醒宋亚楠。“每个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都会影响到施工的安全。”工程技术负责人王峰也告诉他。

有一次,在500多米的井下采集数据时,水量大,仪器电源又不稳,导致数据不准确。“只有上井做一个新的测温探头。”宋亚楠对同行的技术员刘明根说。第二次下井后,又有一个数据出现问题。“不知是测量失误,还是出现险情,我们第三次返回井下。”刘明根被宋亚楠的认真、细心和韧劲所折服,“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连续三次下井,终于测到准确数据,排除了安全隐患。”

“他做的每件小事就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到最后你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参天大树了。”

填补国内冻结技术空白

2009年底,宋亚楠被调到安徽省庐江县马鞭山铁矿措施井冻结工程项目部工作,担任工程部长。矿井深610米,岩石硬度大,是国内最深最难的硬岩冻结矿井。宋亚楠第一次负责技术施工,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困难再大也要努力克服”,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积极科学落实施工方案,探索施工新方法。施工时先后使用了空气潜孔锤、液动潜孔锤等先进设备,这在国内冻结孔施工中都是第一次。在冻结站的设计中,他和技术人员对设备管路进行了多项改造创新。

其中一项叫“颠倒正反”,据宋亚楠介绍,“正反是指盐水的循环方向,正循环使井筒底部先结冰,反循环可以使上部冻结帷幕及早形成,矿井早开挖。”这些工艺创新和技术改造对施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0年8月29日,《安徽新闻联播》高度评价了该工程,“填补了国内同类金属矿全原岩冻结法技术的空白。”

内心在成长

“做工程,是一件很苦的事情,要是太浮躁、沉不住,就会受不了。”中煤特凿公司总工程师兼冻结工程处处长王宗金这样对他说。宋亚楠也想成为“许三多”一样的“一个很安分的兵,不太焦虑,耐得住寂寞。”但是直到他去了内蒙古戈壁滩上工作时,才深刻体会到其中的不容易。

2010年5月,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境内的巴彦高勒煤矿开始建设,宋亚楠带领12名施工人员首批进点。“从淮北到徐州,从徐州坐一夜火车到西安,从西安坐一天汽车到榆林,再从榆林坐班车到工地。渐行渐远,越来越凄凉……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最后只有无边的戈壁和沙漠。”宋亚楠在QQ空间里写到,充满了无限的失望。

在荒山野地里施工,白天被日头毒晒,与风沙泥石打交道,晚上听着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入睡。在开始的几天里,他上班没激情,下班打电话,心里总是抱怨,“为什么别人在内地施工,让我跑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

随着前期的紧张施工,忙碌使他渐渐忘却抱怨。“谈的都是工程进度、技术攻关、如何注浆防漏……十几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慢慢的不再去想家的温馨,不再去想城市的繁华。”宋亚楠回想说。

渐渐地,在工地只有图纸、设计、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没有了浮躁、没有了抱怨,沉住气,也耐得住了这寂寞……

“孤寂、隐忍、磨炼以及坚持,这是做工程的必经之路。”他在QQ签名里写下这样一行字。

肩负起责任

一个电磁炉、一口锅、两顶帐篷、八张床、十三个人、一片稻田……2010年10月,对宋亚楠来说新的挑战开始了,他被任命为山东双合煤矿主副井冻结工程项目部副经理,带领队伍在微山湖边上开始施工。

角色转变,职责只能自己扛了。开始时,建设方的人还不相信这个小伙子,嫌他“太嫩了”。工程顺利结束时,他们称赞道:“我们没有选错,看到了老牌国有单位的精神和信誉。特别是年轻人,很棒!”

2012年,他出任甘肃省张掖市花草滩冻结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兼党支部书记,从事党务工作又是一项新挑战。为了使党建工作围绕施工中心和职工教育。“他组织开展了职工技能培训,自己制定职工培训计划、编写培训材料。通过他的努力,项目部每个人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冻结工程处工会主席赵浩说。

懂得感恩

“在这五年里,我更加懂得感恩是力量之源、爱心之本。”宋亚楠这样说是有原由的。五年前,他刚刚参加工作的第三个月,在第二个工地——安徽省五河县金矿冻结工程项目部时,他父亲突染重病在南京住院。当时正是施工的最繁忙时期,项目经理刘亚军得知情况后,立即找车把他送到去南京的车上。

“当爸爸的病情稳定后,我回到工地,刘经理把单位领导和工人师傅的捐款递到我面前,我知道那一时期公司效益不好,工人每月只发部分工资,还要供孩子上学及家用……。”宋亚楠提起这件事充满了感动,“后来又听同事说,我不在工地的时候,没有技术员,刘经理和工人师傅们一起测量,收集数据,做记录,再加上管理项目部,两个星期下来,整个人都瘦了。”

“受人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公司在我困难的时候没有抛下我,我也不能抛下她。”宋亚楠是这样理解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感恩之情转化为忠诚企业的具体行动,怀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近年来,他荣获全国工程建设QC小组三等奖,单位“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他担任支部书记的党支部被安徽省国资委评为“优秀党支部”。这些荣誉都是对他成绩的充分肯定,对一名不断进步“新兵”的鼓励。

上一条:中煤特凿完成国内最大口径瓦斯孔施工
下一条:林桂皖:“钉子”一样的人物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